工业互联网世界网 | www.ccidii.com
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>政策
工信部:2022年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超240家
时间:2023-02-01 14:52 作者:王改静 来源:工业互联网世界网

【工业互联网世界网 讯】(记者 王改静)1月18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发布会上,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、新闻发言人田玉龙介绍了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情况。

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各地区、各部门一道,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全面落实“疫情要防住、经济要稳住、发展要安全”的重要要求,积极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,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。稳主要体现在(三稳)工业经济回稳向好,信息通信业平稳增长,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。进主要体现在(三个进一步)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贡献进一步提升,产业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,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加快。综合来看,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和亮点。

第一,工业经济回稳向好,“压舱石”作用进一步彰显。去年我们坚持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,多措并举,扩投资、促消费、稳外贸,下大力气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,取得积极成效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6%,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%;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.1%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5.5%。工业经济为稳定宏观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。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%,为近年来较高水平;工业拉动经济增长1.1个百分点,其中制造业拉动0.8个百分点;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7.7%,较上年提高0.2个百分点。

第二,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深入推进,产业发展韧性进一步增强。我们坚持将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,着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,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加快。科技创新取得一批重大突破性成果,去年年底,我国自主研制C919大型客机实现全球首架交付,国产体外膜肺氧合机(ECMO)实现了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突破,获证上市并投入使用。创建了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、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,工业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,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,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。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,2022年1—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.4%。全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4%,高于制造业增加值增速4.4个百分点;新产品产量保持高速增长,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,产销同比分别增长96.9%和93.4%。体现出产业发展韧性和稳定性。

第三,信息通信业平稳持续增长,融合赋能效应进一步凸显。我们坚持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作用,大力培育新业态新应用。全年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%。持续加大投入,完善基础设施,去年5G基站新增88.7万个(目前已达到231.2万个,总量占全球超过60%),全国已有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;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18.4亿户,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“物超人”的国家;5G用户达5.61亿户,在移动电话用户中占比1/3,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.75倍。加快推进融合应用,5G已在工业、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,应用案例数超过5万个。去年加大APP治理纵深推进,有力维护用户权益。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,加快健全工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。应急通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,基础电信网络保持安全稳定运行。信息通信业为经济社会发展、数字经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。

第四,政策规划持续加力,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提升。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坚持将政策和规划作为稳增长的主要着力点,持续释放政策红利,提振企业发展信心。大力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,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加力振作工业经济、帮扶中小企业等多项政策文件。深入组织实施27个工业和信息化领域“十四五”规划,全力抓好重点产业、重点项目、重大工程协调调度和推进实施。通过这些政策推动和规划带动,为振作工业经济注入强大动力,为企业发展提振信心、增强预期。去年全年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4万亿元,其中约四成为小微企业享受,为促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、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
2023年,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复杂,特别是保持一季度平稳运行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。我们相信随着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、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,我们有信心有决心也有能力应对各种艰难挑战。下一步,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,继续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着力扩需求、促循环、助企业、强动能、稳预期,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新成效,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此外,在记者问答环节,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、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,2022年,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决策部署,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,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.2万亿元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一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。东西南北中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和两个灾备节点全部上线,二级节点实现了31个省(区、市)全覆盖,服务企业近24万家,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了240余个,其中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达到28个,有力促进了产品全流程、生产各环节、供应链上下游的数据互通、资源协同,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。

二是“5G+工业互联网”512工程圆满收官。打造了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,为工业企业应用5G技术提供服务支撑。在汽车、采矿等十余个重点行业建设了4000多个项目,协同研发设计、远程设备操控等20个典型应用场景加速普及,有力促进了企业提质、降本、增效。工业5G融合产品日益丰富,模组价格较商用初期下降了80%。各地掀起了5G全连接工厂建设热潮,加速5G向生产核心控制环节进一步深化拓展。

三是赋能行业转型呈现千姿百态。针对产业共性需求,打造了一批应用推广服务载体,培育了“低成本、轻量化”的解决方案,降低了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。聚焦各行业特性,制定推广钢铁、电子等10余个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指南,引导行业企业因业制宜、因企制宜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。破解短板弱项,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,加快关键技术产品攻关和产业化,发布了一批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,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。

赵志国表示,下一步,工信部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,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,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不断释放产业升级动力,助力工业经济稳步回升。

一是优环境,加强政策引导。会同各部门、各地方扎实推进《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1-2023年)》,确保各项工作圆满收官,研究制定促进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的政策举措,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,用好用足财税金融相关政策,加强产融合作、产教结合,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。

二是抓创新,增强发展动能。强化技术创新,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,打好技术攻坚战,完善标准体系,破解制约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短板。深化产业创新,支持电信企业、互联网平台企业、工业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加强联动协同,大力培育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和“专精特新”中小企业,壮大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,打造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生态。

三是强应用,加快推广普及。加快先进工厂培育,推动企业积极利用5G等技术开展工厂数字化改造,促进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的广泛应用。加速产业集群升级,开展工业互联网“百城千园行”活动,总结推广成功案例,促进工业园区数字化绿色化发展。深化重点行业拓展,广泛开展供需对接,加强工业互联网在重点产业链普及,以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(责任编辑:王改静)